close

不是第一遍看紅樓夢了。天下的書何其多,泛泛的看過也就不用再看了。

也不會是單純懾於它的名聲,如果名實不相符的東西,不管再有名,也是看看就算了。

在華人世界裡,總是會有機會聽到、看到它的討論;對喜好文學的人而言,它是一種「素養」,人有些年紀了,不重看一下,「素養」就沒有進步。

我看的方式,走「本質」路線,基本上認為作者是在歷經繁華後,極度落魄又無能振作的情況下,寫出來的書,「文章千古事,得失寸心知」「千秋萬歲名,寂寞身後事」,簡單的推想,作者有著很高的才華,可是目前的狀況很糟,心中有鬱結、有塊壘,無人可以訴說,也無人能夠瞭解,專長就是能寫,除了寫其實也沒有別的辦法,寫出來,至少自己精神好過一些,如果能傳於後世,也讓後人多少能了解一些。

大約十年前,重讀了一次聊齋志異,那一次看的時候,有許多篇看的眼眶發酸,原因是一面看,一面體會這是已經接近暮年的蒲松齡透過文字,發抒他自己個人的際遇:雖然有著大家公認極高的才學,也從來不反對科舉制度,但是考了一輩子試,就是考不上,考試不公平嗎?運氣不好嗎?思想不容於當世嗎?好像都有一點,但也都不是真正的原因,其悶可知。每一個故事的角色,都有一點像作者碰到的狀況,或是作者如果能這樣,有多麼好多麼慘等等,這樣的文字,透過蒲留仙的文采,怎能不感動人。

重看採用逐回記錄的方式,先讀一遍沒有任何評注原文,就自己的各種發想、疑惑,忠實的記錄下來,再從網路上,看一遍各家評注的版本,如果發現自己有誤解、閱讀過快忽略了關鍵細節、觸發新的見解等,修訂初始的記錄。期間如果有某個名詞、典故覺得有可探討之處,則從網路、書籍中尋求理解。如果看到後面的章回,覺得前面自己有誤解,就去修訂前面的紀錄。感謝Google大神,我們不需要有太紮實的古文素養,卻可以比古人更有效率的了解各種用典。感謝資訊科技,我們可以用與古人不同的方式,了解親近一部書。

因為有著時代的差異,現在我們看著覺得不合理的事物,在當時是非常合理的,所以不以今非古,盡量能以當時的時代背景,了解書中人物的思想邏輯。對書中有疑問的名詞做一些探索,但不去考證書中內容的本身,更不去附會。

因為大家都知道,就算小說影射的是真實的人事,也會把一個人的故事分給幾個人,或者是把幾個人的故事集中到一個人身上,所以硬要說某個角色是某真實人物的原型,未免也太不尊敬原作者了(真事隱,假語存)。當時還有文字獄壓力,原作者就算有此意,也不會笨到讓當時存心找碴、虎視眈眈的人都猜不出來,卻輪到二百多年的後人「考證」出來,這種可能性有多少?這種「專家」的可信度如何?識者心中自有裁量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雲中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